人生就是博




社会责任

所在位置:首页 | 党建与文化 | 社会责任

推进三产融合 助力乡村振兴

点击次数:725 次  更新时间 :2023-03-27

      

       三农领域历来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心。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,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,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。

       英山四季花海·旅居新镇项目,是新时代从产业扶贫衔接融入乡村振兴的一个实践案例。该项目是一个旅游景区、产业新镇 、美丽乡村的集合体,建成了一个全开放原乡性产业基地型文旅康养融合度假区。人生就是博以旅游景区建设切入 ,整合了山区、库区、景区、产业区、居民区的资源特色,搭建了产业融合发展平台 ,形成了英山县文旅康养新城核心区的规模,推动了项目区周边9个行政村的发展,促进了种田人向旅游人转业、外出打工向就地创业转移、农民向市民和股民转变,产业帮扶夯实了项目区村民的持续发展后劲 。
       依托产业资源和龙头企业带动,人生就是博以四季花海生物资产、生态资源为基底,在农林产业继续发力。    
       推进农业三产融合发展,要从三个方面着力:
     (一)明晰发展思路 ,寻求企业发展与三产融合的最佳结合点
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,必须充分挖掘市场资源配置要素,突出发挥企业作为市场投资主体的作用 ,抓取产业特色和区域资源优势,按照“品牌支撑 、科学规划 、资本注入、资源连接 、产融结合 、持续发展”的思路 ,以项目建设为抓手,以产业特色创树为方向,构建和提升产业价值链和利益链,形成企业与农民产业共建融合利益共同体,通过产村融合 、产镇融合、产城融合等业态整合平台的搭建,完善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,才能真正助力乡村振兴 。
     (二)挖掘价值要素,培植企业经营与产业推进的基本支撑点
      摒弃传统的产业分类界限束缚 ,重新审视和挖掘地方的自然资源 、产业资源、人力资源的发展优势,分析并引导社会资本流向,在推进产业融合中不盲目跟风、不糊涂上马、不左顾右盼。
      立足企业现状和产业创新趋向,明确产业融合的主题特色、盈利模式、推进路径 ,以市场主体为龙头,通过完善“种养产销一条龙,农商文旅一体化”等形式的产业发展链条  ,突出市场主体的主业经营立足点、投入产出价值点,建立有益于企业长效发展的经营格局,使“公司+基地+合作社+农户”产业化经营相得益彰、相互促进,让农业产业化综合效应得到切实放大 。
      (三)依靠利益联结 ,抓取业态整合与产业帮扶的突出闪光点
      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,是企业发挥产业链效应的有效形式。产业融合项目的落地,必须因地制宜、因项施策、因业导入,通过土地流转、产业导入、企户分工 、订单农业、创业辅导、用工吸纳 、参营参股 、市场搭建、项目置换等方式 ,以资本对接为新镇、新村搭建发展平台,以项目置换、产业链构建为三农发展“腾笼换鸟” ,与项目区基地农户建立“资源优化、平台整合、价值链接 、分工协作、共赢发展”的利益联结关系,采取“定向投入 、定向扶持、定向导入、定向服务、定向收购、定向集合”等手段,推动产业结构调整,植入“产、学、研、用”等科技支撑要素,以多业态项目 、优势品牌产品、线上线下营销 ,增加农民收入,把传统农民培育新型农民,把民工变成员工,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,改善乡村生态环境,提升乡村民众素质,打造产业融合发展的集合体 。
(作者系四季花海公司监事会主席 )
友情链接
联系方式 电话:027-82602886
传真:027-88091013
地址:武汉市江岸区长湖地五村52号(解放大道二七大桥桥头)



XML地图